一、日常清洁规范
1、外部清洁
断电后用软布蘸中性清洁剂擦拭外壳,避免强酸/碱性溶剂腐蚀表面,重点清洁门封条缝隙防止污垢堆积。
2、内部清洁
取出层架后用酒精棉球擦拭内壁及臭氧发生器电极,清除残留水垢或有机物;
定期清理排水口滤网和底部接水盘,避免积水导致金属部件锈蚀。
二、关键部件维护
1、臭氧发生器保养
每月检查电极放电状态(观察蓝光/听放电声),用无水乙醇清洁电极表面氧化物,确保臭氧输出浓度稳定。
2、密封系统维护
检查门封条是否平整无裂纹,每季度涂抹硅脂防老化;
测试门安全连锁装置,确保运行时自动锁闭防止臭氧泄漏。
3、电气安全检测
定期检查电源线绝缘层是否破损,接地是否可靠,避免漏电风险。
三、性能校准与测试
1、浓度与时间校准
每半年用臭氧浓度检测仪校验输出值(标准参考:空气消毒≥20mg/m³,物体表面消毒≥60mg/m³),按国标GB 28232-2020调整灭菌参数。
2、灭菌效果验证
使用生物指示剂(如枯草杆菌孢子)定期测试,确保杀灭率≥99.9%。
四、损耗件更换与存储
1、易损件更换周期
密封圈每1-2年更换(硬化变形需立即更换);
空气过滤器每季度清洁,每年更换滤芯。
2、停用期维护
长期闲置时需清空内部、断电,并每月开机1次(空载运行30分钟)防潮防氧化。
五、安全操作要点
1、运行中:严禁开门防止臭氧泄漏,结束等待20分钟再取物(避免烫伤/臭氧残留);
2、防护措施:保养时佩戴护目镜及手套,清洁剂勿接触电路元件;
3、环境要求:设备周边留30cm散热空间,远离易燃物和潮湿区域。
通过规范维护可延长设备寿命30%以上,并保障灭菌合格率(参考行业数据)。